3万亿元的债务压得国内钢铁企业喘不过气来。国家正在调整结构,经济增长放缓。各级政府都想救我们。 3万亿元的债务压得国内钢铁企业喘不过气来。国家正在调整结构,经济增长放缓。各级政府都想救我们。9月3日,一家国内钢铁企业的高管告诉《中国商业日报》,发展非钢铁行业已成为钢铁行业的共识,除了债务外,环境压力也在迫使钢铁企业自救。 记者从2013年(首届)钢铁行业非钢铁行业会议上了解到,国内主要大型钢铁企业设定了十二五非钢铁发展目标,部分非钢铁行业利润将超过主营业务,成为钢铁企业的新出路。 压力叠加 地方政府大量投资形成的大量地方债券已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伴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钢铁行业也陷入了债务漩涡。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3.0189万亿元,行业负债率达到69.47%。86家重点钢厂平均负债348.8亿元,而这些钢铁行业上半年总利润只有22亿元。 冶金行业研究员袁志斌认为,钢铁行业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减产,导致产量过剩、恶性竞争、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残酷的数据证明,钢铁行业已经告别了高利润时代。与此同时,钢铁企业的高能耗和高污染也受到了公众的质疑。2013年初,京津冀地区的严重雾霾使公众对钢铁企业的污染有了真正的了解。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主要的钢铁生产区。首钢搬迁后,河北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钢铁生产区,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2012年,河北省钢铁产量1.8亿吨,同期全国钢铁产量7.16亿吨。 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空气污染防治十项措施,明确提出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8月30日,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福表示,钢铁行业面临着高产能、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率、严格环保的严峻挑战。钢铁企业围绕主营业务发展非钢铁行业,实现适度多元化,不再是局部问题,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问题。 非钢出路 中国钢铁协会各业务委员会副主席、钢铁集团副总经理徐家燕表示,钢铁行业在过去十年中投入了700多亿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主要大型钢铁企业制定了十二五非钢铁行业发展目标,如宝钢提出2015年非钢铁行业总产值2000亿元,河北钢铁集团、首钢、昆钢、太钢、马钢、湘钢也提出了1400亿元、1000亿元、500亿元、350亿元、300亿元、200亿元的目标。 中国钢铁协会执行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告诉本报记者,2011年,钢铁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仅占50%,而非钢铁行业利润仅占5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总营业利润的26%。 据了解,2012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仅为0.04%,而非钢铁行业销售利润平均为3.5%至6%。 事实上,与国外大型钢铁企业相比,国内钢铁企业的非钢铁行业规模和比例并不大。例如,蒂森和克虏伯40%到60%,新日铁35%,印度塔40%。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非钢铁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延伸钢深加工、生产服务、工程技术、机械制造、房地产、食品、化工、金融、旅游等行业。 由于钢铁行业的微利将成为常态,非钢铁行业的利润比例可能会进一步上升,甚至成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袁志斌说,非钢铁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分散企业
.jpg)
包括高端钢材在内的产品研发投入,可能会影响我国钢铁产业升级的进程。 最后一篇:市场预期好转 钢材旺季涨势难止 下一篇文章:钢铁行业遭到多国反倾销调查